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3章 没有最jianian,只有更jianian 一 (第3/5页)
大堂上一边喝茶,一边看起了今天刚刚发行的第三期《文曲星旬报》。 这时天空中落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水敲打在屋檐上,发出轻弱的噼啪声响。 郭知章则蹙着眉头,展开报纸,细细看了起来。今天的《文曲星旬报》上重点刊登了一篇介绍界河商市和北粮南运的文章。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过去没人敢想的漕运路线——不走日益淤塞的运河,而是先将米粮自海州海运至界河商市,然后在界河商市换装内河纲船沿界河—黄河—汴河进入开封府,或者干脆就输往洛阳白波(洛阳白波是汴河水运的终点,供给西军的漕粮都是在白波登岸,再用车马西运的)。 根据文章分析,这条运输线路虽然看上去很长,但是成本并不高。因为海运是随风而动,东南风起的时候海船北上,日行数百里,从海州至界河也不过数日最多十日。它们便是不走这一路,也不可能逆风南下,只能在海州、密州等地待风等候。 而且海运的运力根本不是运河能比的,一艘海船运上数千石根本不是问题,每年停泊在海州、密州待风的海船总有上千艘,如果能有一半运粮北上,几百万石都能拉去界河商市。 而北流的黄河也有不弱的运力,足可以将几百万石粮食南运——哪怕在这个数字上再打个几折,一年能运个一百几十万石,也可以大大减缓开封府和西北的粮食匮乏啊! 武好古这个jianian商,还真是有办法啊……只是这界河商市现在不受朝廷管辖,海商也没有官营的。 这国家的命脉,岂能容私人掌握? 正在郭知章眉头大皱的时候,门外值守的差役忽然来报:“禀学士,白参军和文巡院到了。” “让他们进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