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99 (第5/5页)
价的收铜板。 县里招工量如此大,谁家没有几个亲属在乡下? 大家是很讲究血缘和互相帮扶的。 城里缺人干活,得告诉亲戚们一声啊,速来。 城里连婆婆丁根都算钱。 这老头就利用这种心理挣钱。 他每日坐在石柱边,替大伙写信。 积攒一天信件后,老头就收拾桌子,拄着拐杖赶到城门口,按村按庄子找拉脚车夫将信捎下去。 几封信不占地方,拉脚的通常又是村里人,一提谁家谁家还都认识,就意思意思,有时帮忙捎回好几封信才收一两个铜板。 所以说,官吏们能不被气笑吗? 挣钱挣到县衙门口来啦。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听说那老头,最近还收了几份长期的大活。 这不嘛,知县大人多次向外传达,强调特产特产。 下面那些里正就干疯啦,都不想被那些松石村之类的比下去,看啥都像特产。 今儿挖出块石头,明日带几样说什么山洞里挖出的宝贝,赶车就来县衙刷存在感,让给辨认。 搞得县丞、县尉、主簿、典史大人们,每日要有一个官员值班,特意弄出一间办公场所,专门负责带人掌眼接待。 下面这些里正来县里就赏盒饭。 当这些里正走时就瞧见那老头了,过来一打听是干啥的,明白啦。 那你这里能包月不? 啥是包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