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暴风雨来临 (第3/6页)
战役等的胜利,更没有横跨里斯本半岛的著名“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 何为“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 那就是原时空的阿瑟·韦尔斯利修筑的一条19世纪的‘马奇诺防线’。他在与法军的反复拉锯战中,虽然多次获得胜利,却也认识到了法军的强大。 个战术的胜利是短暂的,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英国人在葡萄牙必须修筑起一座稳固的防线。 韦尔斯利决定在葡萄牙境内加强防御力量,组织民兵,实行焦土战略,对必将来临的法军采用拖垮战术。 托里什维德拉什防线就是以防线中前沿的托里什.维德拉什镇命名。以三条筑垒防御链组成,屏障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以北防线。每一条筑垒防线按一定间隔修筑要塞,并依托自然地形修筑壕沟和工事。里斯本所在的地形易受难攻,西南临大西洋,东有塔霍河,三面是水。北面是唯一的路上通路,这一地区也有两道绵延的山丘成为天然掩护。防线的作用主要是沿这两道山丘,用上百堡垒要塞控制通路和战略要点,杀伤消耗进攻之敌,延缓其进攻,通报并配合后方养精蓄锐的主力最终击败来敌。这条由点成线的防线使里斯本成为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壁垒。 历史上的半岛战争中,阿瑟·韦尔斯利就依靠着这条防线保护了葡萄牙的安全,法军元帅马塞纳曾率6万5千法军远征葡萄牙,最终在防线面前磕了个头破血流,损失了足足两万法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葡萄牙的安全,让英国人在欧洲大路上获得了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可是现在这个时空,阿瑟·韦尔斯利在早年战胜了朱诺之后就被伦敦派往加拿大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他就像一个非常非常平庸的殖民政府将领一样,为美国人、西班牙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