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4 (第1/4页)
东北来,什么东北的好物件没有吃过?你还要拿东北的菜色招待,是不是缺脑子那,我看这些人。都是顶爱面子那,我们不如在迎接的排场上下一些功夫。” 诸位老板虽然厌恶这两人的为人,但是见他们说的也不错。就跟着议论纷纷说: “那就在码头上扎一个欢迎的彩棚好了。” 彩棚是前清时候的规矩了,当时迎接大人物,一般是迎接大官员的时候,才会用彩纸扎起一座五彩的牌坊来。请锣鼓手助兴敲唱一场。 当天晚上大家议论好了,迎接的仪式依旧是各家出钱凑份子,当下有出一百的,也有出三百的,然而纺织业可是当时上海排在第一位的工业行业,所以总算起来,数目竟然惊人,又都是现钱。 第二天就请了裱糊匠人,在码头上cao办起来,一下子又惊动了更多人。有看热闹的是市井小民,也有过来采访新闻的各路记者。 到第三天,一切装备停当,裱糊匠人们竟然用彩纸把彩棚扎出五层高来,在盛夏的太阳底下熠熠生辉,金光灿烂,七彩辉煌。又早就准备好了一排的军乐手预备演奏。 围观群众,相干的不相干的人员围起来,里三层外三层的。 德国的洋轮十分准时,到中午的时候,正点到了黄浦江码头,吴九山因为已经毕业,所以不好再穿平安的学生装。他穿了一套很普通的青布中山套装,头上一顶赛璐璐的鸭舌帽,带了两个平安的保安,在德国的洋轮上张望: “不是说有人接待咱们吗?只不过今天什么日子,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