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4 (第3/4页)
小伙子的样貌满意了,接下来父母们要考察的重点是男方具体的家业,看看是不是门当户对,几口人,几亩地,做什么工。 媒婆们在现实的基础上稍微添加几分夸张和修辞的介绍了,最后再添加上一句: “他们家里是装了电灯的,三间房子一片的亮堂,晚上做针线活计,不伤眼睛。” 电灯是一个很具体的工具,让人联想起一切美好的事务来。装电灯的人家,房子总是相对来说高大体面些的。一日三餐,总是会吃的更好更饱一些。 因为电灯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照亮需要,煤油灯或者牛油蜡烛之外,更高层次的追求。追求到电灯一个档次的,代表着它前面的基本条件差不多都满足了。 媒婆们提到了电灯,父母们都增加了更多的安心,互相商量过,添加一些美好的假设联想,亲事差不多就说定了。 这样的场景,会不断的重复,一开始的时候民国初年,发生在大城市里。过了几年又会发生在中型的省会城市里,再往后,会发生在郊县,一直慢慢的深入到农村。 在这样的婚姻硬性指标引导下,电灯最初会点亮大城市的夜晚,慢慢的向中型城市扩散,最后到达小城、小镇、乡村。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太阳落下山去,电灯被拉开,一个光芒照满一个屋子,无数光芒照亮一个城市。光芒继续扩散,直到照满一个国家。 做工的男人们回到家中,最先看到的就是那盏为自己守候的灯。儿童们疯玩一阵,跑回家中,最先看到的也是那盏明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