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运河计划 (第3/4页)
笑道:“大哥,你该不会要在这河北之地,开出一条水路吧?” “正是!”孙策肯定地点点头,指着地图说道:“河北之地,背山负海,山川襟带,陆海兼备,既有山海之险,又有平原广阔,却为何偏偏只重太行一路,而轻沿海之地?” 众人都齐齐摇头,就是庞统这样聪明之人,也皱着眉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古以来,河北的发展都是西强东弱,主要城池都是沿太行自北向南,从常山郡治元氏向南,冀州州治高邑、巨鹿郡治廮陶、巨鹿、邯郸、邺城,这条线全都是古都雄州,而沿海则是一片空白。 对比后世来看,赵都邯郸、商都邢台、中山王城、燕都易县,无不都在石家庄到这条线上。 这也和古人无力开拓海域有关,渔业自然比不上农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比较贫瘠。 最关键的是,这些要地都被关羽所占领,孙策要想发展冀州,必须在东部下手,隋朝的京杭大运河和唐朝在北方开发的稻田基地,自然就成了首选。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的提高,才是增加人口的根本,古代虽然有五谷的说法,但北方还是以谷、小米为主要粮食,南方则以水稻、高粱等为主。 在没有马铃薯、红/薯这些高产量作物的情况下,孙策决定除了大力推广小麦替代谷类外,另一个想法就是把水稻在北方沿海地区推广开来。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发展水利,开渠引水开发稻田,另外运河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有百利而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