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第3/3页)
这些投机取巧、不敬畏天威之人。 最后杜晚枫也简短说了自己写这道折子的原因,一是不忍圣人被这种自私自利之小人绑架;二是不愿言官阵容中出这样的败类。 第三,杜晚枫说得多一些。 虽然曹禺行过去和他父亲有恩怨,但写这份折子绝非报私仇。而是实在看不过曹禺行被圣人委以信任,却不分君之忧,做一些为人臣子应当做的事情,反而处处标榜自己正直之名。 然后杜晚枫还说了一下边防军这些年屡次有克扣军饷、逃兵之事发生。那曹禺行从边地回来,有直面圣人的机会不是应该将亲身所见所感奏禀圣人? 这些事情关乎着数十万边防军的切身利益,不是更为紧迫重要?却每日逮着圣人的一点事情横加指责,吃着圣人的好处,却还要砸圣人的锅,此等做法过于无耻。 最后这番痛骂,让憋屈了好些日子的承安帝大呼痛快! 本来还不知道如何去驳斥那班臣子,杜晚枫这道折子却给他提供了现成的说法。 这个杜晚枫,虽是风雅大才子,骂起人来还是很得劲很有力道的。 湛公公就看着承安帝在那里激动得拍大腿,偶尔喊出两声杜晚枫的名字,面上带着满意的笑。 也不知道杜小探花爷在奏章里写了什么,让圣人这么高兴。 要知道,圣人这些日子批奏折可都气得不轻。 那些奏折,要么是曹禺行指责圣人的言论,要么就是朝中官员劝圣人诚心纳谏的。 又一批奏折送过来,承安帝心情大好地开始批改。 在看到曹禺行名字,并且开头就在说他为君者怎么怎么时,直接就把这奏折给扔了。 想到前些日子一肚子火,还是得忍着气郁看他的奏折,还是这样做更为爽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