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5节 (第2/6页)
更长。 这么说吧,它的助推器都比“长二丙”要粗。 设计指标里,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33吨,是长三乙的接近三倍。 少部分部件,是囫囵个运来的,比如车乾跟车送达的“助推器”,其他大部分部件,需要他们自己组装。 火箭部件,尤其是外壳,有着和战斗机很类似制作工艺,那就是“框架” “蒙皮” “铆接”。 恰巧,这不但是周瑞的强项,参加过“云房”的工程师也都不陌生,在这个火箭上,太一天工将验证多个独家技术。 根据计划,原始部件被运到这里,进行安装、改造、验证、然后拉去西昌基地发射。 自己的发射基地还没弄好,只能以这种比较麻烦的方式。周瑞不在的这两天里,由单春元和车乾带队,已经开始了前期工作。 见到周瑞到来,单春元打了个招呼:“进度比预计还快,智能厂房带来了质的飞跃!” 每个设备都如臂使指,调度迅捷有序,工程师们可以说一个顶过去五个。 原计划的工期是28天,现在看来十几天就能弄完。 当然之后还有一些测试工作要在万户基地做,一些测试还得拉去西昌做 周瑞环顾了一圈:“车乾呢?” 单春元指了指远处:“我俩一个管火箭主体,一个管智能配件,他带队在那边。” 周瑞找到车乾的时候,他正在带队组装“智能姿态调节器”,新火箭的调节器要更大,更强劲,不过车乾已经是熟手了。 最早的“二饼”回收器件就是他做的,周瑞走后在他西昌基地又做了好几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