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754节 (第2/5页)
着徐茵两口子交流种田心得。 有的虽然是南来北往的客商或是读书人,但家里少不了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自然知道亩产四石意味着什么。 民以食为天,但凡能让亩产突破的,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头等大事。 崔孟瑾只说他们村有人发明了一种能让庄稼作物增产的新式肥,堆肥的方法也很简单,他们村家家户户都学会了,这不,刚结束的秋收,产量都破了四石,勤快的那几户人家,都快破五石了。 “嚯!” 这下不止船客,船夫们也忍不住竖起耳朵。 听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回乡下、回村里,教家人如何堆新式肥、施新式肥。 这是徐茵没想到的。 她做竹筒饭纯粹是营养美味又方便携带,没想到误打误撞地宣传了一发新式肥。 出来一趟,藕种还没找着,倒是先给自己拉了一波潜在的能量点奖励客户源。 开森! 有了这个吸引老老少少的话题,船客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谐起来,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能凑在一起聊上几句,旅途十分顺利。 加上顺风顺水,客船赶在日落前就在州府码头靠了岸。 上了岸,徐茵两人正要找客栈落脚。 “小兄弟,请留步!” 船上时坐崔孟瑾后排的刘员外,腆着酒肚子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两位可是第一次来淳州府?找什么客栈呀!去我家吧!我家就在前面不远,两位在淳州府这几日,且安心在我家住下就是了。” “不不不!” “别客气,走走走!” “爹!爹!” “瞧,我儿子驾着马车来接我了!上车上车!有什么到了我家再说。” 刘员外实在是太热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