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7章 雪灾(第四更!求票!) (第2/2页)
里正过来。” “回去吧。召集你们村子里的青壮,等工部的大匠来了,再挑个良辰吉日,咱们就开始动工。” “还有,告诉你们村里的青壮,让他们早上上工的时候别吃饭,工地有吃的。一天三顿,顿顿有rou的那种。” “等下工的时候别走那么早,看看厨房那边还剩下多少rou,如果多了,可以住家里拿点儿。” “毕竟是户部出钱,有沾便宜的机会,可千万不敢放过。” 陈二狗顿时大喜过望,对着丁略知拜道:“多谢大老爷!小人这就回去通知村里的青壮!” 丁略知点了点头,等陈二狗滚蛋之后才彻底瘫坐在椅子上。 现在这官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都他娘的得教百姓占朝廷的便宜了。 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皇城司的那些鹰犬盯上…… …… 丁略知这个知县在瀛州头疼,赵桓这个皇帝在汴京城也很头疼。 靖康五年十一月初九,往常这时候虽然冷,但是离下雪这两个字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距离。可是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场忽如其来的暴雪继续好几天下个不停,甚至直接把整个汴京城都给拍到了雪堆里面。 赵桓这个皇帝倒还好一些,毕竟再苦不能苦皇帝,再穷不能穷后宫,宫里面物资充足,人手又多,负责洒扫的太监和宫女很快就能把积雪给清理掉。 但是皇宫自古来就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不能把皇宫这个特例当成常例——如果把目光放大到整个汴京城,那就能明显看出来皇宫里面跟宫外的不同了。 鹅毛大的雪片下起来遮天蔽日,百姓前脚刚把院子里的积雪给清出去,后脚这大雪就再次没过了脚面。而街道上一层又一层的雪,已经足有三四尺厚。 众所周知,汴京既是大宋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高度商业化的巨型城市,本身生产的粮食并不是很多,相对于整个汴京城每天的消耗,那点儿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还是以其他地方转运输入为主。 这也就意味着,百姓家里的存粮不会太多。而没有了吃的,人心就会不稳。 甚至有传言说是赵桓杀弟囚父的行为终于激怒了老天爷。 至于为什么靖康元年的事儿要等到靖康五年才惩罚官家,那可能就是因为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再加上神仙下雪什么的也得走个流程,所以耽误了几天也很正常——放到人间,可就不是几年过去了么。 这种狗屁倒灶的传言是哪儿起来的,赵桓倒是不关心,反正能传这种流言的,也就那么些人,用屁股猜都能猜出来。赵桓关心的是怎么让百姓活下去。 只要百姓不会被雪灾冻死饿死,所谓上天惩罚的说法就是屁话。 就像赵桓跟孟太后说的那样儿,地主老财还知道心疼自己家的傻儿子呢——现在之所以会出现雪灾,肯定是老天爷觉得有人在祸害大宋江山,所以降下雪灾来提醒自己这个天子。 ps:又是四更!求个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