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0章 (第2/3页)
了大清北疆之安定。太平时,蒙古人是能阻碍鄂罗斯的野心;要是有不臣之人擅起硝烟,蒙古人也能壮我大清军威。” 这不是曹颙心黑,昧着良心提议让蒙古人做炮灰,不过是实际阐述罢了。因为早在二十多年前,噶尔丹叛乱时,康熙便是这样做的。 驱蒙古人为马前卒,也是朝廷执行“减丁”政策的形式之一。 “雪大,无粮,蒙古怕是要乱了。”康熙缓缓的说道:“蒙古人最是贪婪,习惯劫掠。别的部落还好,额鲁特人最是反复无常,地处偏远,后面还有鄂罗斯人推波助澜,不晓得会闹成什么幺蛾子来。前些日子喀尔喀那边的折子提及,去年冬天额鲁特人又不安分了。” 这才康熙五十四年,离历史上十四阿哥西征应该还有还几年,战争会提前么? 按照后世的说法,满人也好,蒙古人也好,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这满洲八旗出兵,平定回疆蒙古叛乱,算是内战,曹颙身为汉人,原应是中立立场。 此刻,晓得了有俄国人掺和在里头,他却换了想法。新疆也好,还是策妄阿喇布坦窥视的西藏也好,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疆土。 要是失了新疆,俄国人直接能杀到陕甘一代,逼进京城;要是西藏不稳,那边紧邻的就是英国殖民的。 从蒙古收毡子与羊皮供给八旗军需,对于京城权贵来说是赚钱的买卖。实际上,曹颙想出这个法子,想得是一举两得。既是帮助了蒙古人,也是加强了军备。 要是现在就打仗的话,那可怎么好? 不说别的,就是八旗牧场那边的马匹,能用于出征的,也未必凑得全。还有后勤供给也是问题,国库里没有银子。 前些年追讨库银,虽说收上来些。但是前两年是康熙登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