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长歌_二百一十一 秋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一 秋朝 (第4/5页)

么?唉,也不知她现在做什么?------”

    在以农业为社会经济支柱的古代中国,时令对人世活动之节制无处不在。这种节制的最鲜明之处,便是天下所形成的春秋出而冬夏眠的活动法则。后世“春秋”之所以得名,正在于记录春秋两季发生的大事,实际便是记录了历史。原因在于,冬窝藏,夏避暑,两季皆为息事之时,向无大事发生,国家大政亦然。古人之简约洒脱,与自然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之。

    因此,西周年代,国之朝会只在春秋两季举行。根本原因,还是在时令限制,镐京大朝会须关外诸侯聚国,冰天雪地酷暑炎炎,外臣迢迢赶路毕竟多有艰难。是以,上至天子,下至诸侯,再勤政之君主,也至多在春秋两季举行大朝会,便成为不约而同的天下通例。

    不巧今年的春季正逢猃狁进犯,西六师遭逢马瘟危机,春朝会未能如约举行,关外诸侯亦未能入京朝谒天子。因此,秋收后的大朝会自然分外瞩目。各路诸侯的拜谒帖子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单子上所列向周王进献的朝贡之物除了各国的特产之外,不约而同都添上了一物——马。多者数百匹,少的也在数十匹之数,大家都知关中马瘟,朝中缺马,此时贡上马匹更能得到周王与召国公的青睐。

    即便如此,当周厉王姬胡从那厚厚一撂诸侯名单中扫到鄂侯驭方的名字时,眉头还是不自主地蹙紧了。尽管鄂驭方的言辞极为谦卑,尽管他贡献的马匹为江汉诸侯之最——三百匹之巨,但看到这个名字,他心里还是不自主地膈应着。

    “大王,何事烦忧?”一旁侍立的召伯虎看到心爱的学生如此情状,不由得忍俊不禁。

    “唉——”姬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