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六 蛀虫 (第2/5页)
不敢置信地问道。 井田制在西周已实行了百年,根本要点在于中间近一百亩田为周王室公产,四周的田亩则为国人自耕农和贵族封主所有。自耕农和贵族佃户需要轮派共同耕作中间的王田,一般来说,土地是农民的命,若不是日子真的过不下去,自耕农怎会弃耕自家的田地,投靠王庄做个见不得光的黑户?看来,这后头一定有事。 姬胡打定了主意:“去,将那十几户佃农的户主找来,孤有话要问。” “诺!” 姬胡坐在中厅主案之后,目光扫视着跪于阶下的十余名佃户。这些农人个个衣衫褴褛,脸上沟壑纵横,刻满了岁月风霜与生计之艰难。 “尔等休要怕,推选出一人来回答孤的问题。”姬胡见他们瑟瑟发抖的样子,于心不忍,好言抚慰道。 底下众人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一阵后,一老汉膝行上前,跪伏道:“草民百里氏,回我王的话!” “孤且问你,先前何处谋生?又为何舍弃祖业投奔至此?你照实说,不必有所顾忌。” “回我王,草民本是渭南井田的自耕农,家中有数十亩良田。后因毛渠争不到水,连年欠收,到了后来,不但拖欠了官府的租税,便是家中老小糊口也难了,不得不逃往王庄做了佃户。”百里老汉说到此处,不由潸然泪下。 “欠收?”姬胡与卫和对视一眼,皆是疑惑:“井田的四层沟渠构制完整,这两年渭南的王田并未报欠收,怎的只有自耕农的土地欠收?况王田处于井田中央,若渠水不通,也会一并不得灌溉,孤从未闻听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王有所不知,”百里老汉对于周王的疑问似乎早就有所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