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四十五 先王遗诏 (第4/5页)
贵豪阔,其大店做派,都与小巷商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王城时疫的流行却改变了长街的面貌。原本夜市比昼市更热闹的长街,掌灯时分却是灯火零落,街道上冷冷清清黄尘飞扬,牛马粪尿遍地横流,脏污腥臭得无法下脚。仅有几家店铺还亮着风灯,门前还是牛马混杂,人影纷乱进出,几如逃战景象。 这种情形,自从王宫封锁的消息传开后,长街便一日日萧瑟下去。可凤鸣台的消遁,更使得商社经营者们人心惶惶,争相整装出城,便成了如此这般景象。 可是,长街的萧条对于一些小商户来说,并不算是坏事。比如西头的那个称为“浆巷”的地方。浆者,淡酒也,时人俗称“醪”,后世流变为“醪糟”。浆醪糟,实际都是酵酿的米酒,《周礼》有云:天子六饮,水,浆,醴(甜酒),凉(以水调酒),医(药汁),酏(粥)。浆之酿制,三两日便能成酒,只能鲜饮,不能长途贩运。自然见之与酒市,只能是本地人的小买卖了。 天色微明,一阵“吱吱嘎嘎”卸门板的声音,菱角杏黄旗下走出一个挑担的汉子。他睡眼惺忪地走向浆巷的尽头,在那里有一口深水井,据说这井中之水甘冽可口,用来制浆最是合适不过。巷子里的十多家甜米酒作坊都靠着这口井哩! 大概今日汉子起得太早,还没有哪家开始打水。汉子心中暗叫一声幸运,摇晃着扁担一步步向水井口走去------突然,他停住了脚步,瞪大了眼睛注视着井口,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看到了极其可怕的什么东西似的。 光滑的井沿上,横七竖八地或坐或卧的七八只老鼠,有的丝丝吐着红信似的舌头,有的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叫声------但它们似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