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前任 (第2/5页)
原的延伸,肥沃而适合农耕,而不似青藏高原其他地方那般恶劣。 要知道在后世,湟水谷地的民和、乐都、西宁、湟中、湟源几个县,只占了青海省面积的2%。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体量,却拥有青海省55%的耕地面积,将近60%的人口。 “难怪赵充国跟我说,羌中皆苦,唯利河湟。” 看着这向西延伸的河谷,任弘暗道:“我现在知道为何羌人各部削尖了脑袋想要回到这了。” 从典属国找到的文书任弘得知,这羌人从最早的祖先爰剑起,子孙支系分成了一百五十多种,散布在青藏高原东缘。河湟诸羌就占了 八十多种,最强大的名为“钟种”,又称先零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种落联盟,曾游牧于河湟下游,其余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 诸羌在汉初时的生存空间很大,因为月氏西迁,匈奴没法尽占河西,诸羌可以尽情过去放牧,只要在战争时助匈奴攻汉即可,所以羌人很愿意服从匈奴。 但霍去病河西之战后一切都改变了,不归附汉朝的羌人部落都被排斥在外。先零羌不服,联合牢姐羌、封养羌解仇结盟,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共攻汉令居等地。 结果被汉军反击,非但河西陇西没打下来,连河湟的老家都丢了。诸羌只能向西迁移流窜,先零羌跑到了高原的青海湖、茶卡盐湖一带过苦日子,而湟水一带就成了汉境,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正式设金城郡管辖。 如此一来,诸羌的生存空间就更加狭小,适合他们刀耕火种的地方,就只剩下黄河南边的大小榆谷。为了那两个温暖的河谷,诸羌相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