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护羌校尉 (第2/4页)
霍去病夺取河西,汉设置四郡后,羌人与匈奴的直接联系断了,不愿意投降汉朝的西羌部落,也被驱赶出河西,涌入河湟故地,几十万人挤在那狭小地域里,加剧了那的矛盾,有的部落如若羌选择远迁,其余人则决定拼一把,从汉朝口中夺食。 任弘在典属国任职许久,也接触过羌事:“我听说,孝武皇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西羌诸部意欲回到河西,便聚集了十余万人作乱,与匈奴通使,围攻边郡,匈奴亦入五原,杀太守,与之遥相呼应。” “作为反击,次年秋冬之际,汉遣将军李息等击西羌,大破之,西羌便离开了湟中,迁徙到西海、盐池附近为生,朝廷也在那时候设置了护羌校尉,秩比二千石,持节统领,以护西羌。” 这是与护乌桓校尉相似的职务,除了对郡县之外的西羌部落负有侦查动静,为郡县警备的义务外,护羌校尉还要领护迁徙到凉州刺史部的归义羌,调解他们与郡县的关系。必要时,还得披挂上阵,率领军队协同郡县驻军对反叛羌人实施征讨。 但尴尬的是,虽然挂着“校尉”二字,是个武官,可做的却是使者之职,手里没太多兵卒,权力有限。许多事得看金城、武威、张掖等郡太守都尉的脸色,要承担的义务却不小,出了乱子往往最先被问责。 羌人各不统属,十分混乱,内部仇杀争端严重,比起西羌诸位桀骜不驯的豪长,西域胡人侯王简直是文明人。 西羌是两汉的顽疾,西汉还不突出,凉州羌乱却是削弱东汉的关键,朝廷耗费240亿钱,历经数十年而不能解除,差点连凉州都弃了,最后虽然血腥镇压,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续羌化的关西人与关东人的斗争更是导致了董卓之乱,影响了汉末的天下形势。 所以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