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385章 从此葡萄入汉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从此葡萄入汉家 (第4/5页)



    在车师多年,自然对葡萄十分了解,在初来乍到的汉人眼中,葡萄就是葡萄,可实际上种类繁多,有些甜度不高却合适酿酒,有些特别甜的合适鲜吃,葡萄籽小的合适做葡萄干,品级和价格差异很很大,可是一门大学问。

    苏犹看着汉军送来荫房里阴干的葡萄,并非太阳底下暴晒而成的褐色或紫色,而是晶莹剔透的黄绿色,有些透明感觉,放在阳光下举起来,甚至能看到里面的果rou纤维。

    绿色葡萄干,这是车师人眼中极品的标志,不但味道好,外表也极佳。过去挂在藤上仍其自然风干,往往越靠外面品质越不好,反而是内侧见不到阳光的葡萄干晒的最完美。

    如今任弘却找到了提升品质的办法,让苏犹大喜:

    “将军的阴干之法,果然能晒出最多最好的色相。”

    任弘笑而不言,他直接将两千年后吐鲁番成熟的荫房形制照搬来了,岂有不好的道理?往嘴里塞了几颗葡萄干细细嚼着,让人迅速甄别分类,那些最好的葡萄干,大多数则要装到驼背上,运往中原。

    “最好能赶在本始三年正旦大朝会前抵达,与于阗、莎车的玉一起,作为都护府的贡品。”

    玉和葡萄干,这是都护府能拿得出手的两样特产,长安附近虽也种葡萄,但和吐鲁番的一比,就是个弟弟!

    任弘始终认为,单向贸易是不持久的,互通有无才是长远之法,还能给都护府创造点财政收入,早日自给自足,也省得朝中鸽派三天两头抱怨开拓西域毫无利益,尽是倒贴钱。

    这些来自绝域的甜品,只要让皇帝带头吃一吃当活广告,定能在长安九市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