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5章 曲线救匈奴 (第4/6页)
的亏欠都在吴宗年的说辞下,变成了社稷为重,右贤王的心,开始慢慢动摇。 最后,吴宗年还抛出了两件右贤王尚不知晓的事。 “右贤王有所不知,坚昆王已经向大汉递交了降书。” “李坚昆?”右贤王大恨,却不感到意外,从呼揭投降任弘后,坚昆国就开始与单于离心,不赴龙城之会,几乎成了独立一国,如今见汉匈交战,坚昆害怕被波及,也选择了站队,这就意味着,若右贤王不做出选择,战后坚昆、呼揭、小月氏恐怕要来瓜分他的领地了。 吴宗年步步紧逼:“而远在长安的左贤王稽侯珊,也愿意大义灭亲,为天子带领降汉匈奴,在漠南建一个新的单于庭!” 言下之意,若右贤王不识抬举,汉朝有的是取代他的人选。 “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望右贤王三思!” 吴宗年将皇帝那恩威并施的诏书念给右贤王听,汉朝的条件一一开出,诸如右贤王降汉,送质子入长安,四年一朝贡等。 有的条件右贤王一口答应,有的则讨价还价,诸如立刻举起反旗,配合汉军进攻单于庭,则推脱拒绝。 断断续续谈了一下午,双方勉强达成同识,右贤王才叹息道:“吴先生。” “当初我以为,你是一位国士。” 右贤王看着吴宗年:“你确实是。” “是大汉的国士。” “右贤王很快也要成为汉臣了。” 吴宗年先是一愣,再揖道:“宗年希望能早日与西匈奴单于,在长安相会,用美酒代替刀刃,共述两邦之好!” …… 右贤王还是怕有人恨吴宗年追杀他,造成误会,派了儿子亲自送吴宗年回去。 离开右贤王领地时,吴宗年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