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解忧 (第7/7页)
,话语间满是对母亲的维护与崇拜。 但此刻,瑶光却没有任弘想象中,在母亲身边撒娇的模样,反而有些僵硬,刻意保持着距离,身子挺得直直的。 任弘上前数步,长拜作揖:“汉谒者任弘,见过公主!” 这一拜,任弘心甘情愿。 大汉联合乌孙灭匈奴的重担,扛在这个一个瘦小女子的肩膀上,确实太重了。尤其是考虑到汉朝撤离西域,十余年汉军未西出玉门。少了母家支持,一定过得不容易。 但解忧一扛,就是二十余年,当得知汉朝重返西域后,便立刻打发子女前往长安,欲重建汉乌联盟。而原本的历史上,当她终于在历经磨难,重新回到长安时,已是年过七旬,白发苍苍。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句班超求归时的肺腑之言,也能用在解忧公主,还有那些随她陪嫁到乌孙的奴婢身上吧? 可惜后世之人只记得王昭君,知晓解忧公主者却寥寥无几。 “三年了,三年没见到汉使了,这八尺汉节,真是让人怀念啊。” 解忧公主笑着请任弘起来,却在让奴仆出去后,复又摇头道: “不过任谒者,你这节杖,哪怕要作假,也做得太不用心了,起码有三处破绽,让人一眼就能瞧出来。” 任弘抬眼,瑶光对他摇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没说。 “公主,下吏……” 任弘正要解释,解忧公主却笑着伸出了手: “给我,我正好有些金缕丝线,能帮你做得更真些!” …… ps:明天还是下午才有,早上不用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