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176章 西风压倒东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西风压倒东风 (第6/7页)

王、梁王、淮南王身边,隐隐与中央对抗。

    可到了孝武时,诸侯国已削弱,开国的军功列侯也彻底衰败。大量关东士人为了前途,纷纷涌入长安,跻身朝堂。当时的文武名臣中,七成皆来自关东,加上表彰六经,以孝廉取士,连长安的中层官吏,也渐渐多了些关东口音。

    关西的六郡良家子在六经上哪里玩得过关东人,他们从小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普遍认可的是驰骋沙场,立功边疆。若非对匈奴的战争让大量关西良家子跻身庙堂,他们恐怕早就被边缘化了。

    在霍光看来,武帝朝的历次争执,不止是战和之争,枝干之争,也是地域之争,东西之争。

    孝武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深知关中乃是大汉根基,除了迁徙关东豪强入居五陵,使之沾染关西风俗外,还将函谷关东移,把黄河以东的太原河东上党纳入关中——三郡风气与关西颇似,而霍光便是河东人。

    又给六郡良家子照顾,容许他们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不过轮台诏后十余年来,东盛西衰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关东士人的声音越来越强,最终在盐铁会议上得到了总爆发,将他们对盐铁的愤怒都宣泄在桑弘羊身上,气得桑弘羊的助手丞相史痛斥贤良文学:

    “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文学皆出山东,希涉大论!”

    虽然靠这群关东人打倒了桑弘羊,但霍光却在事后,维持关东盐铁专卖不变,却取消了关西的盐铁专卖!

    霍光扶持关西,打压关东的态度,至此已昭然若揭。

    这是为了维持大汉东西方的平衡,关东文化鼎盛,人口繁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