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西风压倒东风 (第4/7页)
他引荐下,任弘希望能得到田延年的支持,作为交换,愿给田延年一项大利好…… 若非如此,无利不起早的田延年可不会据理力争。 至此,厅堂中众人皆已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剩下赵充国了。 霍光目光看向后将军,赵充国也终于将奏疏连同附文看完了,颔首道:”十分详尽,若非知道这任弘才二十余,我必以为这奏疏是一个五旬老吏写的。” 那附文是任弘细心为内朝诸公提供的资料,他提前写好的西域诸邦位置、远近、估量的户口数,以及可以征召的胜兵数目。 这一点是赵充国十分欣赏的,他打仗有个特点,那就是提前算好士卒牛马用兵所需的粮谷、盐、茭藁,每日巡视仓禀,检查所剩数量,要求粮官的上报必须精确到个位数。 因为赵充国绝非那种莽一波的大将,作战方式与秦时王翦颇似,越老就越沉稳。 赵充国已经出了抉择,缓缓说起自己的看法: “一名汉兵从敦煌城到楼兰去,要走一个月,耗米一石四斗,自己决计是扛不动的,得让马匹驮负,如此又要加上八石麦豆,没办法,沿途鲜少牧草,畜生胃口却大。如此一来,千里之路,一千军队和马匹,就要消耗一万石粮,这还不算沿途物故人畜损失。” “若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人力便能从西域诸邦调拨,过去发兵一千人才能抵御匈奴侵犯,或许征召两千西域兵便解决了,如此便能省一万多石粮食。” “如此百利而无一害的举措,老朽不明白,为何还要争这么久,昔日孝武皇帝设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时,朝堂上可没这么多牢sao。” 这话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