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8章 胡无百年之运 (第5/7页)
消息已经传了出去,不止是长安,整个三辅三河都义愤填膺。 魏相当初反对任弘讨伐乌就屠时曾说过:“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 眼下匈奴作死在先,大汉奉辞伐罪,名正言顺,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故众人已经不敢直接反对战争,只希望能拖一拖。 但用什么理由拖呢? 魏相过去反战,曾举过内祸未熄、五谷不登,国内用人不明冤假错案很多等例子,可现在却闭嘴不言,只让萧望之冲塔,结果被主战一派驳斥得遍体鳞伤。 任弘也不上场,由杨恽驳之。 “五谷不登?萧大夫莫不是说笑,三辅去岁大穰,陛下所籍之田亩产十五石,有麒麟阁所藏图画为证,当初诸君不是盛赞圣天子得天降祥瑞么?今日怎就忘了?据我所知,大司农花了一整年转运粮食,从关东低价购买丰地之粮,使京兆太仓、边郡常平仓粟麦装得满满当当,够十数万大军两年之用。” 任吏不明,冤假错案多也不能拿出来说了,竟宁元年时,天子下了一道诏书,承认孝武和霍光时期,确实有用法苛刻,决狱不当的情况,使得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 但他也没有采取魏相等人希望的,使春秋决狱扩大化,而是让朝中两位律法专家,御史大夫于定国和新任廷尉的赵广汉主持,与郡鞠狱,也就是复核冤假错案,更增加了四个“廷尉平”,秩六百石,专门在秋后奏谳案情,监督各郡。 这件事也是儒吏和贤良文学夸过的,朝堂可是有记忆的,史官就坐在殿尾盯着呢! 至于内祸,也不太好提……霍家都倒了,谁是下一个祸乱国家的,是外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