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5/6页)
都不如,无法决策任何大事,不过是一个上传下达的工具。 公卿百官均向其作揖,丞相亦还礼,众人以他和御史大夫杨敞为首,陆续进入中门——顺便将佩剑留在外面,这是为了防止待会若吵起来有人一怒之下拔剑,那就太难看了。 丞相府中门内为相舍,设有正堂、庭、后园与诸曹吏舍,今日的集议,就要在正堂召开。 进了宽敞的厅堂后,众人在丞相长史安排下陆续入座。 杨恽扫视周围,却见以王丞相和老爹杨敞为首的公卿们坐在西边,朝向东方,王丞相年纪大了,旁边得有人帮忙擦口水,而杨敞脸上的笑就没变过。 五大三粗的北军诸校尉坐北朝南南,他们说话的嗓门有些大,被礼官说了几次才低了些,但偶尔仍会爆发出笑声。 高冠广袖,隶属于太常的议郎、博士坐东面西,多是出身贤良文学,他们神情肃穆,好似这不是集议,而是一场战争——几年前,这群人确实拼尽全力,为大将军打赢了那场名为“盐铁之议”的恶战。 嗯,是他们自认为打赢了,而对面基本是桑弘羊一个人舌战群儒。 堂下位次最低贱的,自然是杨恽他们这些来自未央宫的侍中、郎官、大夫了,因人数太多,一排坐不下,而排成数行,重行在南墙靠门的位置,北面而坐——他们在集议时极少发言,基本是看热闹的。 随着一声钟鸣,头戴进贤冠的户曹令史走到中央,宣读诏令: “谒者任弘护乌孙使者,解轮台之围,斩龟兹王、尉犁王首归来,不日将抵长安。陛下与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