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千里一线牵 (第2/7页)
吏的碎舌头,都有可能泄密。 但他怀疑的对象,却瞄准了在这件事里最得利的人。 皇帝。 “这位历史上没留下太多事迹的小县官,果然不甘心做傀儡啊。” 也是,非但大权旁落,连宫人穿不穿内裤都被霍夫人插手,霍光虽然被誉为“周公”,可霍家人那飞扬跋扈将自己当皇族的架势,站在皇帝立场上,怎么看都不像纯臣啊。 刘弗陵很聪明,汉武帝放弃其他几个成年儿子,而一意孤行让幼子做皇帝,恐怕不止是宠爱,而是看中他的早慧吧。 明面上从不与霍光对抗,可暗地里却也在努力经营自己的势力。 从任弘与他次数不多的交谈中,能发现这位皇帝并不迷信五经儒学,可从他懂事以来,不但拜了鲁学首领韦贤、韩诗大家蔡义为师,还在努力推崇儒术,曾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义。” 再加上几乎一年一次的减税免租,清流舆论对小皇帝感官是越来越好了。 反之,儒生们对大将军霍光却越来越失望。 这十几年来,汉朝和匈奴仍在断断续续地打仗,但多是防守反击,遵循轮台诏里“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的原则。虽然汉武帝在诏书里没有直接否定过去数十年的远征,但却被认为是改弦更张的标志。 而今,霍光不但重启了对西域的经营,更欲借救援乌孙一事,再发大军进攻匈奴,这是对轮台诏的巨大拐弯,势必引发剧烈反弹。 在当年帮着霍光斗桑弘羊,试图推翻盐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