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268章 扫地出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章 扫地出门 (第2/5页)

,各学派联合在一起,之后十余年人才辈出,最后取代了黄老。

    但也不能便宜了他们,这些贤良文学打“赢”了盐铁会议,若这次轻罚,他们认为是朝廷理亏服软,回到地方后,恐将成为“八杰”“八骏”,继续鼓吹反战。

    于是任弘出面,给霍光提了个主意。

    “不如迁之!”

    大汉尚未有流刑之刑名,只有迁刑之谓,迁之偏远之地,以示惩戒,非奉诏不得返回,被迁者上路时的身份可以是刑徒、庶民或者官吏,根据需要改变,十分灵活好用。贤良文学们的罪责,应该也符合。

    精通律令,著有《小杜律》的杜延年不愿杀人,任弘此言却能救贤良文学们一命,遂道:“诸生确实有诽谤、结党、聚众之罪,虽不足死,但可迁之。”

    不足死?开玩笑,大汉的酷吏们,可是连“腹诽”这种罪名都能整出来置人于死地的。

    而杜延年的父亲杜周,更是专以皇帝之意为判狱标准,是放是杀全看上意,他的名言是:“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看来小杜与其父不同,是有底线的。

    这群儒生确实又不好杀,也不愿放,关着也不是个办法,踢得远远的确实是妙招,霍光颔首:“当迁何地?”

    任弘已经为贤良文学们考虑好新家了:”不如便迁去西域都护府!”

    “自从都护府设立,而西域胡王陆续来朝,皆慕大汉制度。鄯善王已征辟河西士人儒生为鄯善国官吏,学《论语》《孝经》,粗备礼乐,扦泥城被称之为小长安。”

    三年了,有了任弘当初的引导,鄯善国上层对汉化慕然成风,成了城郭小邦效仿的模板。

    任弘看着典属国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