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7章 历史使命 (第5/6页)
一本经书、史书这么简单,可以豪不夸张的讲,已经相当于西方中世纪圣经的存在。 从那以后,子学时代宣告终结,经学时代开始了。 铜锣湾只能有一家正统春秋,遂有公羊与榖梁的第一次交锋。最后,榖梁的传人瑕丘江公因为不善辩论,不敌公羊派的董仲舒。榖梁退居民间,公羊则成了被朝廷承认的官学。 但在任弘看来,与其说当年榖梁输在辩论时,不如说,输在了内容上。汉武帝继位后,在认识董仲舒公孙弘之前,先接见了榖梁派的申公,但老迈古板保守的榖梁让刘彻颇感无聊,反而是公羊派的权变让年轻欲有所作为的皇帝精神一振。 大一统、尊王攘夷、九世复仇之说,简直是为他改制与征伐匈奴量身打造的理论,故汉武尊崇公羊春秋,使其列为五经之首。公羊春秋对历史演进显然是有大功劳的。 可如今,诸侯削弱,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帝国的大一统终于完成;匈奴残灭,九世之仇已报;南越朝鲜西南夷西羌皆列为郡县,周边几乎无夷可攘,而公羊后学们也在盐铁之会后趋向于保守,不再支持拓边。 大汉面临的新问题,公羊春秋已经无法做出解释和应对了。 反倒是《公羊》学坚持的三统论渐渐抬头,危及皇权和家天下,刘询感到威胁,欲对其加以批判,这才有了石渠阁之会。 任弘只能说,公羊春秋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现实就是这样,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已经不能再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学说,必将落伍淘汰,或者遭到吞并,以另一种形态悄然存在。 “这场论五经异同,公羊必遭黜落。” 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公羊博士和弟子们口才再了得也无力回天,除非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