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刘询 (第5/6页)
市,不乏仗义之人,但也有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者,养了不少门徒宾客。他们还与官府豪门勾结,当年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便与这群轻侠往来甚密,通过他们刺杀了一位京兆尹,一些官吏贵人甚至以结交这些“大侠”为荣。 而在其下的,则是五陵少年们,孝武时开始向关中诸陵县迁徙天下豪富,以期“内实京师,外销jianian猾”。这些豪富迁徙到关中后均集中居住在渭北,其下一代就被称为“五陵少年”。 这些富二代依仗家资雄厚,不屑于从事任何产业,经常穿着华丽的衣裳、骑着五颜六色的骏马、身后跟着一大群家奴恶犬、胳臂上架着苍鹰,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他们目无王法,经常在长安街头打架斗殴,反正犯事了交钱脱罪即可,甚至有号称“京兆四少”者。 最底层的则是失去土地或不愿耕作,混迹在市肆的轻侠恶少年们,他们成了“大侠”和五陵少年们的打手帮凶,在九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派系,或杀人越货,或勒索绑架,用他们的话说叫“劫富济贫”。 “太史公说得对,其在闾巷少年,劫人作jianian,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 刘病已早年还对此辈“行侠仗义”有些赞许和同情,可在当了皇帝后,则转为了完全的厌恶。 大将军霍光也是很讨厌彼辈的,但因为豪侠和五陵少年们盘根错节,与朝官牵连甚密,很难理清,过去的京兆尹是所有人避之不及的差事,很少能干满一年的,往往数月便因为动了不改动的人,而做不下去,或被撤职,或主动退下。 但自出了茂陵被盗这种震惊朝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