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 经组织研究决定 (第3/8页)
受委屈,当然无妨,任弘若不封侯,岂不是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将士们流血流汗立了功,却被几个儒生几句话说没了,谁还愿意为国赴难,让汝等这些贤良文学去么?” 眼看又要掀起新一轮对骂,靠南墙郎官们就坐的地方,却响起了一阵大笑: “刘博士此言差矣,别说任弘不算矫制,就算他真是矫制,也无伤大雅!” 却是常侍骑杨恽,他看别人争论,嘴巴痒得不行,憋了半天,终于憋不住了。 御史大夫杨敞顿时暗道不好,果然,一直装糊涂的王老丞相忽然不瞌睡了,抬起头瞪了他一眼,堂内众人也统统朝自己看来。 “不是我指示他说的。”杨敞欲哭无泪。 杨恽却丝毫不在意父亲被众人瞩目,而是侃侃而谈道:“我听说过一段前朝旧事,说来给诸君听听。” “孝武皇帝时,令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徐偃矫制,竟让胶东、鲁国私自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当时徐偃是这么为自己争辩的。” “他说,《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而孝武皇帝则让终军诘问,终军说:‘古时候,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所以使者有不专断权变之宜;可如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徐偃分明是在大汉封域巡视,却称之为出疆,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徐偃词穷而受诛,这件事,贤良文学们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和刚才常惠被刘子雍拿张胜举例说事,犹如揪住了尾巴一样,如今一听徐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