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葡萄架子倒了 (第5/6页)
到城外去了。 “将头埋在我背上。”梁丘贺如此嘱咐儿子,将他往背上挪了挪,从遍地的尸骸上迈了过去,余震仍在不断发生,他们必须离开这座死亡之城。 城市外围亦是一片惨相,来自城内的众人胆战心惊地站在空地上,回头望着他们过去数十年的生活毁于一旦,而东武城边上,一座丘陵已经彻底崩塌,泉水不断从缝隙里喷涌而出。 而远处的天象极丑,遍天都堆满了破絮似的云,夕阳像血一般红。 真是应了《十月》所言: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梁丘贺的儿子才七八岁,被这一幕惊吓过度,趴在父亲背上哭哭啼啼,他妻子也颤颤巍巍,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良人,这究竟是……” “是地震,也就是百姓常言的地动。” 梁丘贺没有多说,但在齐地儒士看来,之所以会发生地震,是因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而地动的具体原因,按照他们《易》和《春秋》的推演,那可就能说上一昼夜了。 《易经》以日、月、星辰、水、地分别来比拟人间社会的各类群体和事物。比如,以地来比拟处于阴位的社会角色,上位为后妃,中位为大臣,下位为庶民。 上位地震对应后妃不顺从,中位地震对应大臣作乱,若是下位地震,则对应庶民离叛!这些在《春秋》里都是能找到例子的。 梁丘贺暂时无法推断他们琅琊的地震属于哪种灾异警示,反正肯定和上位者不德有关。 “《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视万世之君。自从大将军开西域,对匈奴用兵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