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4/6页)
言,认为再不将羌胡迁回老家,恐怕就要有大祸发生了! 不出几年,五胡乱华便开始了。 不过如江统所言反向迁徙也不现实,亡羊补牢已晚,用后世毛爷爷的话说:“迁亦乱,不迁亦乱。在封建时代非乱不可。千数百年后,得化为不乱始辑耳。” 此为正解,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莫要对自身融合异族的能力太盲目自信,更不能高估己方官吏豪右的素质,若迁徙后杂而未和,莫如不迁。 仔细一捋后,任弘发现,历史上东汉羌乱、五胡乱华的引子,便是西汉埋下的。 虽然眼下大汉国力强盛,人口也众,可还是要防范于未然,必须从源头断绝!在将已迁入内郡的羌、胡、越人消化前,还是老老实实将其他人斥逐于境外吧。 任弘只能危言耸听,既然金赏不在,就能对赵充国说些“内诸夏而外夷狄”“申缯之祸,颠覆宗周”之类的话了。 “今陇西、天水户口单少,而欲令羌人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蛇虺于室内也。羌人凶悍难驯,而小吏豪右也对其欺压,这一来一往,虽有贤圣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导,而以恩德柔怀也。” “一旦日后东西羌合力作乱,威胁到了三辅,恐怕就不是边患这么简单了。” 再说了,你想迁,羌部还不一定乐意搬,恐怕又有反抗,反而不美。 任弘不需要说服金赏,他只用劝服赵充国,两个最了解羌事的人意见相合,霍光应会采纳。哪怕金赏单独上疏,哪怕皇帝同意也没用。 赵充国确实被任弘说服了,也认为维持现状比较好,他的看法是,先将反叛的羌部先零、卑禾彻底赶走,撵到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