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472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4/7页)

十年前,在河东均输官任上时,黄霸就以明察秋毫而闻名,他善于调用下属,百姓之事,无论巨细,都派人详加调查并妥善处置,就连平民的家常琐事,他也考虑得周到得体。而在楼兰道时,遇上老吏死去,死者籍贯在哪,在西域可有故旧,哪个乡的大树可以砍伐作为棺木,哪个驿馆饲养的猪可以用来祭祀等,黄霸都一清二楚,让人称奇。不知内情的人都称他有神明相助,小吏根本不敢欺瞒。

    所以做了天下均输之官,各地铁官的优劣底细,也逃不出黄霸的眼睛,一回来,就让人将他给任弘捎带的“特产”扛到了院子里。

    “大司农,这便是天下四十八铁官所产铁器,下吏派人于市坊、武库购买获取,每个铁官都带回刀二、甲一、镰四把。”

    如何知道都是谁制作的呢?拎起来看一下铭文就行了,大汉实行的,是和秦朝一样的“物勒工名”制度,产地和所铸工匠名字都要刻上去。

    否则就是三无产品。

    任弘拎起一把看上去质量一般的环首刀,确实能看到上面刻着“东一”。

    “河东第一铁官,在皮氏县。”一旁的耿寿昌记性好,立刻就报出了产地。

    与之相似,“东二”则是河东第二铁官,在平阳,“扶一”是右扶风的雍铁官,只要质量有问题,谁都跑不了!

    可铁官聪明着呢,也会看人下碟,交给军队和给百姓的东西质量全然不同,任弘一试后,发现兵器甲胄里的次品不算多,基本都合格。

    但农具就一言难尽了,是真的很多,任弘手里的“东一”镰刀,真是钝得可怕,不是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