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6章 大司马大将军 (第7/8页)
加速崛起是必然。任何人,不管是他的子侄女婿,还是张安世、韩增等老臣,都无法阻止。 其实,也没必要阻止! 孝武皇帝与卫青年轻时如此要好,到了漠北之战前后尚且有所提防,有意让骠骑将军打单于主力,而卫青为偏师,最后卫青大败单于,事后三军上下竟无一人功赏——别拿军法斩首说事,后来李广利远征大宛,损失如此惨重,事后却大肆封赏,勋及千人,怎这时就不秉公执法了? 而皇帝与任弘如今其乐融融,经常在朝堂上眉来眼去,日后又会如何呢?霍光看不到那天了,他只知,这对霍氏来说反倒是好事。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远的不说,高皇帝统有天下后,诛灭异姓王多得吕后力,同样吕氏外戚也是高祖用来制衡沛县功臣的重要力量。 到了孝文、孝景时,则又有薄、窦外戚制衡功臣,吴楚反时,窦太后从昆弟子窦婴,任侠自喜,将兵以军功为魏其侯,窦氏凡三人为侯。 孝武也曾一度利用母家王氏平衡窦氏,到了壮年时,又提拔卫、李,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外戚,是皇帝用来制衡功臣最好的人选。 今上是一位英睿天子,听说在宫中常读申韩之论,从其收游侠儿心、下罪己诏、立豫章王等事上,霍光也能看出他的聪慧和对权术的无师自通,只要假以时日,定是一位雄主,肯定知道朝中不可一枝独大的道理。 故将任弘捧得越高,霍家就越安全。 到那时,霍氏便不再是掣肘皇帝的权臣,而是协助他平衡将军强臣势力的外戚! 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外戚在下一朝常常会被无情抛弃,但哪怕只是一代人的富贵,也比他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