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361章 国家养猪百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国家养猪百年 (第3/7页)

言,只稍后提起东瓯闽越交通不便的困难。

    任弘却不觉得这是问题:“大鸿胪,孝武时东瓯、闽越十数万人内迁尚且不算难,为何封一个诸侯王,使其带着宫室奴仆数千人过去就难了?”

    确实能自圆其说,倒是没有激起太大反对,但也无人附和赞同,至于大将军霍光……

    他对此事根本不关心!

    反正封王迁国的钱由皇帝的小金库少府出,而东瓯、闽越如今仅有一县之地,得之无喜,弃之不惜。霍光最后拍板,只作为提议之一,上呈天子定夺。这种与宗室有关的小事,霍大将军偶尔也放手让皇帝来做决定。

    田延年倒是心中猜测:“任弘或是看出,此番一次废除四位诸侯,或杀或放,必使天下刘姓震恐,故想要让皇帝保留清河国祚,正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主意打得不错,但他却忘了,诸侯王子侯们养尊处优,迁于东瓯闽越,对彼辈而言,形同流放,恐怕非但没有感激,反招致怨恨。”

    于是大鸿胪竟不极力阻止,反而乐见其成。

    他以为自己看到了第一层,殊不知任弘却琢磨到了第五层去……

    在任弘看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移民拓殖是得考虑到路程和成本的,所以得由近及远,最适合搞大开发的自然是荆扬。两州北部已经十分繁荣,南部的长沙、豫章、江东也有楚、越开发数百年的基础。

    江东真是大汉的应许之地啊,水稻一年两熟,刀耕火种亦可丰收,虾蟹鱼蛤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满载而归,地熟饶食,无饥馑之患,是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