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腰佩雕弓汉射声 (第7/9页)
虽然看着很吓人,好在命中率也很感人,但更可怖的事来了,因为城头的巨弩竟是连发三矢! 射声,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 作为大汉最精锐的远射部队,任宣带来的大黄弩,还有几架是射声校尉才拥有的神秘武器“大黄参连弩”。每次击发之后,弩自动钩弦杆,将匣内的箭矢上膛,同时“牙”与“悬刀”恢复原位,可连续发三矢! 上个月,任弘看到这恐怖的兵器被运到西霆障,心中一阵无语,帮守军开点挂的心思,顿时没了。 和羌人那些简单的弓矢、飞石相比,汉军的装备已经有代差了,锦上添花这种事,没必要。 羌人受到了这轮可怖的打击,虽然死亡不多,但不少年轻的羌人,没经历过三十多年前的战争,都吓懵在原地。但其余人,却乘着大黄弩射出一轮后上弦极慢的弱点,冲到了两百步内。 掌握大黄弩的,是射声营中一支名为“彀者”的部队,所谓“彀”就是弓弩持满之意,正所谓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彀者曲的兵卒个个人高马大,都能开六石强弩,正是两百步内收割性命的利器。 而当一个羌人小豪不断大声给部众鼓劲,举着盾,带他们顶着六石弩落下的箭雨,扛着松木梯跑到百步左右时,自己却被一支无声无息的箭射中要害,猛地惯倒在地上,脖子扎着一根羽箭。 射箭的是射声营的又一支精锐,名为“迹射”,言能寻迹而射取之也,能入射声营的,都是秋日试射演习的优异者,而射声校尉再对这群人精挑细选,选出了最善射的一批,或精通箭,或精通弩。 迹射之士对标的对手,便是匈奴的“射雕者”,个个都能在百人之中,取其小帅酋长首级,也不知较之赵汉儿孰强孰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