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_第375章 玉出昆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玉出昆冈 (第2/6页)

,直到粟特人开始用牲畜香料换取它们,才作为货物出售。西域都护府建立后,也不用粟特人中转了,直接作为贡品送去玉门,就能换得大量丝帛。

    丝绸是西域各邦同行的货币,于阗王这才视玉为宝,重用赵延年带着于阗人采之。

    赵延年指点着远处的雪山,对任弘道:“敢告于都护,玉出于昆冈,是由夏秋季融化的雪水冲下来的,最初时要等秋末洪水退去,河水变得清澈,才下河捞玉。”

    捞玉并不难,只要能看到河中玉石,弯腰即可捞到。

    可随着玉石成了于阗的主打商品,于阗王等不了入秋,夏天也派人来采玉。

    “夏天采玉,水里流泥沙俱下,看不到河中玉石,靠的就是踏了。”

    赵延年干这行二十多年,经验丰厚,他带着几个汉人在河中浅水里光脚踏步行走,便能辨出哪块是玉,哪块是石头,绝不会错过。而成群的于阗人也效仿,手挽着手,边在河中踏玉,边唱歌。

    “他们在唱什么?”任弘询问译者。

    译者回答,于阗人唱的意思是:“白玉白玉多美丽,藏在水中多委屈。来到人间并不难,碰碰我脚就可以!”

    妙啊,这真是淘玉的好广告,任弘大笑不止,这歌可以改改,放在他要派人传回长安的故事里了。

    但采玉其实没这么容易,得碰运气,任弘来此视察的一整个下午,合力只采出了三块玉,两块色泽一般,只有一块拳头大的,是极品的羊脂玉——就如肥美透亮的羊尾巴油凝冻之后,质地光滑,洁净润泽,不仅仅是白净,更重要的是仿佛液体所郁结,随时可能融化,充满了灵动之感。

    踏中玉的于阗人成了众人的英雄,被高高举起在水上庆贺,但羊脂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