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最近新进了一批汉式装备 (第5/6页)
匈奴人的刀铤很难破开汉军前排的铁甲,不断落下的锋利矛戟则让他们死伤惨重,进攻十分艰难。 而障城一角,比墙面高丈余的角楼之上,还有更凶险的兵器在等着他们! 奉命守备东沟塞的司马舒亲自站在角楼上发号施令,而左近则是几个戍卒和工匠cao控的器械: 俨然是一辆安装在高处的“车”,上面架着大木所制的弩臂,长竟有一丈二尺,比大黄弩还大!车有两轴三轮,如今拆卸了轮子固定在角楼上,车箱左右有横柱,士卒缚弩于柱旁。 这是一架“连弩之车“或曰”绞车连弩“,据说是战国时墨子的发明,常用在守城之时,秦始皇曾将其置于楼船之上,在胶东射杀了大海鱼,一次能发三十支箭! 但到了汉时,能工巧匠们不管怎么鼓捣,最多只能做出参连弩,一次发几十上百的黑科技,似乎只存在于古书上,看来还是后人太不努力啊。 汉军中的连弩之车,就是原始版的床弩,一次发一矢,但还是保留了“连弩”这不符实际的名称。 据说当年李陵孤军北上时就带了一辆连弩之车,被狐鹿姑单于追击围困时,因发连弩射单于,逼得单于一度撤走。 当初任都护来西域赴任时,还从长安的工官处带了些工匠来,寻找合适的木材,打造了这少见的汉式装备。 但此物的准头很不好,虽然射程远但没有意义,反而在近处威慑力极大。 故司马舒先是令人引而不发,直到障塞下的匈奴人越挤越多,才让工匠cao作。 弩车机郭用铜一百五十斤制成,要靠兵卒一点点转动绞车把手,带动辘轳拉动弓弦,使其慢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