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传家宝 (第5/6页)
汉武帝认为是在诽谤小舅子李广利无功而有过,因而引火烧身的前因后果。 还有司马迁被定罪下蚕室时的两难。 据司马英说,司马氏并不富裕,太史公更不是肥差。继承了其父司马谈撰写史书的遗志后,虽然可以阅览石渠阁的藏书,但司马迁为了搜集一些未能收录的著述,常常不惜重金求书。 甚至为了购得一份孤本的纵横家书一观,到了卖田的程度。 所以五十万赎罪钱,他是绝对出不起的,女婿和儿女四处求人也凑不出来,那时候杨敞也只是个小吏,绝无今日的富裕气派。而司马迁的朋友们,要么是任安这种空有义气却没钱的穷鬼,要么就避之不及,哪里还肯帮他。 当然,司马迁也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效仿张汤等卿相,在被判刑之前,选择自我了断,便能免受奇辱! 但他若如此死去,却又于心不忍,因为史书还未写完。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后世有些学生会在作文里这么写:“司马迁在狱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宫刑。” 其实也没错,这种刑罚的可怕之处在于,绝非一时之痛,处刑之后,生理和心理仍将遭受折磨,垢莫大于宫刑啊! 司马迁要忍受旁人的讥讽、鄙夷,还要与自己内心做斗争,咬着牙写完著述,可不是一次次受刑么? 而任弘看完后,最直观的感觉是…… “太史公的文笔,是真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