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_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二) (第2/3页)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两个儒家的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孟子。孔子和孟子相差了200年,孔子的一个行为就感动了200年后的孟子替他弘道。人们称孔子为“先圣”,称孟子为“亚圣”,因为孔子是他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孟母,我记得《三字经》说“子不学,断机杼”,这是孟母教育孩子的故事,说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你看这个母亲很有智慧,没有直接说孩子,用行动来教育他。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的织才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亚圣”。

    前两天我去一个将军家里,看到了一副字上面写着“亚圣宗孙”,我一看写字的人姓孟,所以他称“亚圣”是他的祖先。

    二、看到这个以后我就想起曾经有人问我说,老师,你姓什么?我说我姓秦。他立刻就说是不是秦始皇的秦?我说你为什么要说秦始皇的秦?你为什么不说我是秦桧的秦呢?难道秦桧没有后代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