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大明的战争债券 (第4/5页)
,除了兴建应天府和北平府之外,朝廷的其他所有大型工程全部以水利民生为主,哪怕是皇帝老家,凤阳也不会修筑都城皇陵,而是修筑了完善的水利沟渠。 这个建议是朱瀚力劝老哥朱元璋才定下来的。 凤阳可不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地方,时不时就要闹旱灾,动不动就要来个水灾。 堂堂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如果再闹出大批的灾民,那简直就是大笑话。 所以在朱瀚看来在凤阳老家,修建水利沟渠可比修建中都皇陵重要的多。 第二个国策,便是要在全天下宣扬大明的教化,朱瀚制定的儒家新学作为唯一的科举内容通行全国,顺带再把地方基层的官吏纳入朝廷的统一考核。 这个举措,就相当于让大明拥有了相当于后世十七八世纪发展的近代官员制度,在组织动员力上可以达到超过任何的封建王朝。 最后,大明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当中,要消灭盘踞大西南的陈友谅,彻底把华夏版图归于一统。 至于其他的继续驱逐蒙古残余,以及下西洋,开拓辽阳海东等蛮荒之地等等,都是不属于硬性的国策,可以相机行动。 在朱瀚的影响下,如今的大明王朝虽然百废待兴,但各行各业却都迸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就算是连年征战,各地百姓民生也是一天比一天日子过得好。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将要收复西南四川云南等地的消息,不仅没有让百姓们感到惊慌恐惧,反而很多人都积极的拥护朝廷消灭陈友谅盘踞势力的决定。 在这其中,以江南湖广等地的商人和工场主为主力! 因为这些大商人和工场主,他们许多人都吸收了朱瀚搞出来的新型工艺技术,逐渐有了资本萌芽的趋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