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0章 劝说 (第4/4页)
,比平民缴的还多。乡绅和土豪们也坐不住了,频频去州、府请愿,希望王廷能降低税率,以免激起哗变。可是得到的答复简单粗暴:国库空虚、打仗缺钱,税不能减。 这个时候,开始有人开始记起魏国开出的条件了。新夏初立,一整年收入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而魏国却同意赔付六千万两!百和千之间相差十倍,这个差距就算目不识丁的老太婆也能算得明白。 也就是说,新夏只要接过这笔赔款,就能抵得过十年苛税民间的收入! 先前魏国提出结盟、提出赔款,国民听着解气却不觉得多么心动,大伙儿都知道那钱是上交国库的,落不到自己头上。 落不进自己口袋的钱,对自家能有什么好处?所以拒绝得格外强硬。 但这回不一样了。 打仗了,国家反而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 谁往外掏钱不rou疼? 可是新夏只要收了魏国这笔赔款,手头立刻充裕起来,还有脸去惦记民众口袋里那几个铜板吗? 于是在迷陀城等七个大城,当地极有名望的乡老、豪绅甚至是望族,率先向署衙递交了请愿书,恳请女王重新考虑魏国的赔偿事宜。 不提结盟,却说起那几千万两的赔偿金。 因为征税,署衙与当地百姓的关系有些敏¥¥感,接到请愿书也表示十分为难,于是广发公告、明白告示:想要请愿书能够上达天听,令民意为王上所见,须有足够人数的当地百姓前来签字,不识字的就加盖手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