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456章 盗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盗跖 (第4/6页)

是觉得三桓架空鲁侯而不忿,所以才叛逃出来?”

    盗跖对此嗤之以鼻:“世人所称道的忠臣,没有超过王子比干的,可他的结局却是被剖心而死,死后卒为天下笑。由此可见,王子比干之流,实在不值得推崇的,我怎么会想做忠臣?”

    无恤笑道:“世人皆赞忠臣而子石独非之,你的志趣果然不同寻常,我还听说,你是因为傲然不和于世,所以甘愿入湖泽为贤者隐士?”

    盗跖摇头道:“世人所称道的贤士,莫过于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让了孤竹国的君位,殷商灭亡后不愿意食周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尸体未能埋葬,全都进了野狗肚子里。宗周的大夫鲍焦志趣清高,不愿非议世事,隐居后竟抱树而死,这是何等的滑稽。晋国的介子推算是最忠诚的贤人了,晋文公窘迫时,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rou给重耳吃,但重耳是个功利之人,返国后却背弃了他。介子推一怒之下逃出都城,在绵上隐居山林,竟被重耳刻意焚野而死。”

    “在我看来,这四个所谓的贤人,跟肢解的狗、沉入河中的彘,以及拿着瓢到处乞讨的乞丐并无不同,都是重视名节轻生赴死,不顾念体肤寿命之人,我怎会与他们同流?”

    无恤摸着下巴上短短的胡须:“我知道了,你莫不是想效仿伍子胥,纵使被三桓驱逐,也要在草泽中建立势力,到时候带着万余兵卒再杀回去复仇?之后便可以跟阳虎一样,执掌国政,留名于世了。”

    这是赵无恤结合见闻对盗跖的猜想,也只有大志向的人,才会喊出人人皆有田地的口号来。

    但盗跖的回答却让他觉得,自己似乎失算了,眼前的人,竟然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

    “知我者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