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541章 新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新宋 (第4/7页)

国卿位出现了剧烈的变动。

    在向大司马喋血殿堂后,乐溷如愿以偿,被小国君任命为执政,宋国执政一般是右师担任,现在索性把这个职位取消,乐溷以大司城之职为正卿,这是乐氏第二位执政。他一时间志得意满,但没高兴几天。能力上的欠缺就体现出来了,大量国政滞后拖沓,得不到及时处理。

    大舅哥的能耐赵无恤还能不知道?能管好一个百乘之家就不错了,宰执千乘之国?那就是个笑话。

    可他卷入宋乱可不是为了帮宋国换个好执政才来的。而是想让这个位子上坐着个能无条件帮他的自家人,就跟周初大肆分封姬姓子弟一样,真是和册命上说的一样,为了给当地土著找个好国君?胡扯,只因为这是个任人唯亲的时代。姬姓五十四人,只要身体心智上没大毛病的,都能混个国君当当。

    同理,只要乐溷不痴不傻,赵无恤就会扶他上位,有南子看住后宫,将神权为我所用;有乐灵子带着灵鹊们救治百姓,收取民心;更有乐氏的家宰陈寅,家司马陈定国在侧辅佐,这两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舅哥画诺即刻,也不求他中兴宋国,守成还是可以的吧。

    执政的人选是被赵无恤为乐氏强出头占了,但其他职位则不能表现得太贪心,作为合作者,原本在宋国六卿排位最末的大司寇皇瑗一跃成为次卿。

    皇瑗能力一般,名望不显,对这样的安排还算满意,这些天里兢兢业业地做着属于自己的本分事情。

    因为皇氏和乐氏同属于宋戴公后代的缘故,一些宋平公的近支公孙十分不满。大发议论,认为这是戴族得势的征兆,要求恢复公子公孙们的地位。

    赵无恤自然对这些腐朽的旧贵族嗤之以鼻,在如何对付朝堂中的异己上。南子已经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注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