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可以使为政乎? (第5/6页)
言语”方面仅次于子贡,所以这次他前往鲁城向费宰公山不狃等人求粟米才能有所收获。 但宰予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他对孔子之学中许多地方,如三年之孝,仁政等很是不以为然,并且不怎么尊重孔子。白天上课会睡大觉,还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为难老师,因而孔子经常批评他。 果然,宰予这急切的功利之心让孔子略为不快。他批评宰予道:“急功而好利!” 不过宰予倒是没说错,话音刚末,赵无恤就带着随从过来向孔子行礼,献上清凉的浆水和问候了。 …… 说话交流是一种技巧,一来就开门见山挖墙脚可不好,于是赵无恤先是谦虚地问“俎豆之事”。在孔子擅长的礼仪问题上捧他一捧,又问一个破败的领邑要如何治理。 孔子曰:“庶之,富之,教之。” 先使人口多起来,然后使民富起来,富了后通过教育使人懂礼节、知荣辱。 原本在治理中都邑前,孔子的思想是礼仪为上,衣食次之,可在实际掌握一邑之政后,他的思想开始发生一定变化,变成了这种更切合实际的“三部曲”。 虽然直到昨天才正式相见,但子贡有点像赵无恤和孔子之间的中介人,不但将孔子的观点向赵无恤传教,也把成乡的一些举措在简牍上告知孔子,所以两人已经对对方的一些举措略有所知。 其中赵无恤在成乡鼓励增殖人口的法令被孔子大加赞誉,这和他施政三部曲的“庶之”不谋而合。但在试图效仿时却尴尬地发现中都邑能让现在的民众吃饱已经很不容易,每年因为鼓励人口和赡养孤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