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募兵制 (第2/6页)
久病,和做这伤人的活肯定有关系。” 他暗暗想道:“若有机会迁业,我宁可去为人佣耕,也不愿再让子孙割漆!” 就在此时。一份来募兵令却传遍了蒙城,也传进了漆园里。 当漆万闻讯赶到时,只见邑寺前的空地已经被清理开来,一队兵卒整齐地站列在此。他们都穿着厚重的皮甲,腰间别着带鞘的短剑,臂上挂着杨木盾牌,带头的是一个披甲戴胄,容貌被幕面遮挡的高大武士。 有个容貌丑陋的小冠文士见人来得差不多了,便踱步上前。用夹杂着晋国口音的商丘宋言读手中的简牍。 “家主有令,允许赵氏君子募兵于蒙城,年十七以上,三十以下。身份自由而有气力者,可到此近招募选。成为赵氏兵卒后管吃管住,每年还有粟米五十石。帛布四幅,家中可以减税一半。免役一人。” “签下载书后,在约定期限内一切听命于赵氏君子。奉其为主君,待期限满后,若有想归家还乡者,悉听尊便。” 蒙城的国人们挠了挠头,粟米五十石,帛布四幅,这意味着每天能让三个成年人吃饱饭,一季能做一套衣裳。 “不会是假的吧?不会是jianian猾的郑人混进来来蒙骗吾等吧!” 宋人憨厚朴实,看待邻国的郑人,总觉得他们都是一脸jianian猾的商贾,老是讲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的故事来嘲笑宋人愚笨。 有个多次应征成为乐氏之兵的人说道:“虽然这募兵之事桓古未闻,但蒙城邑吏还帮忙宣讲,应该是家主允许的。这给的钱帛粟米着实有些多,若非吾妻有孕,我都想去试试。” 负责喊话招募的晋国文士正是封凛,有语言优势的他被赵无恤委派到此,负责蒙城的募兵工作。 此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