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 (第2/5页)
等死,还是运气好捡到个人才委以重任,就看此人实际的表现了。 …… 第二天,赵无恤在小宗伯和阚止的陪同下。前往鲁国九公陵寝瞻仰,同时在庙外朝拜诸位先君。 先秦之时,中国人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xue的位置。就在墓xue的上面垒起土丘或种树为标志。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个土丘就叫做坟头,对于帝王天子与诸侯而言,这就是封土。 春秋诸侯的封土一般在墓xue之上用土石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 《周礼》云:以爵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就是说,按照爵位和职守的等级来确定封土的大小高度。还有在上面种植树木的种类、数量。 年迈的祭祀官小宗伯向赵无恤科普道:“天子坟高三仞(周代一仞为八尺),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 鲁国是诸侯,所以封土应该高十二尺,相当于后世的三米,所以并不显得特别高大,丝毫没有赵无恤之前想象中九个金字塔般的宏伟土丘。跟后世赵无恤去攀爬过的秦始皇陵,那两千年风雨侵蚀后依然有一百多米高的封土堆一比简直不要太袖珍。 小宗伯的职责还有一个,那便是:“辨庙祧之昭穆。” 这位祭祀官倒是颇有鲁国人的特点,那就是总喜欢炫耀自己的礼仪知识:“司寇当知晓。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 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陵墓葬位自有规矩,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 也就是说。始祖的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