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72章 初见魏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初见魏驹 (第4/5页)

眼前浓眉大眼的少年魏驹,赵无恤不由得感慨。

    不单单是赵氏,六卿中,每一个家族,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期间经过内宫高大城墙下的巷道,无恤抬头看着这斑驳而高大的墙垣,隐约能见到上面晋国黑衣宫卫冠顶的红缨。

    他的准岳父乐祁,就被软禁在这里面吧。

    走了不久后,便出了内宫的范围,进入人烟较稀疏的北郊,公族之学就设立在此,又称为泮宫。

    “大学立于郊”,与周天子的“辟雍”类似,泮宫公学是晋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按时举行祭祀、庆功等多种礼乐活动的场所。

    和辟雍四面环水不同,只见泮宫中央为高台建筑,仅有三面环水。正所谓“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

    新绛泮宫引汾河水为天然活水,向内凹进构成泮池,泮池正对的红墙即为大照壁,泮池北有多块青石琢成的石栏。

    泮宫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授课,其余时间则休课。

    来之前,赵无恤也曾在暗中琢磨,这一个月只上两天课,够么?这要放前世,学生们还不得乐疯了。

    还是计侨解答了他的疑惑:“君子以为,卿大夫子弟去公学真是为了求学?谬矣,如今哪个氏族中没有自己的师、傅和守藏室?真心向学的话,在家中足矣,何必专程跑到新绛中去?”

    原来,从殷周以来,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