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2/6页)

竹叶已经微微干枯。但仍有绿意,且竹竿劲直。色多青绿,枝干相接,疏密有致。秋阳下,望之如一片青色的湖泊,时有风过,竹叶沙沙声响起,波浪起伏。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远处蜿蜒而来,在林外曲折流过。

    林、溪相映。实乃佳妙野景。

    坐于首席的少年君子头戴黑色远游冠,身穿洁白鲁缟深衣,上绣玄鸟纹饰,正晓有兴致地打量着侍坐的几人。

    位于他下首的长者身材高大,穿月白色上衣下裳,头戴儒冠,发髻用玉簪固定。额头高广平阔,国字脸上须发黝黑,只夹杂着几丝白色。

    他闭目聆听天籁,睁开眼后朝高冠少年拱手。口中用悠长而深邃的男中音吟诵起一首《卫风》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少年君子则回敬应和道:“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他年轻气盛,音调昂扬,与老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少年正是回封邑途径中都的赵无恤,长者正是中都宰孔丘,而侍坐的四人分别是他的弟子仲由、曾点、冉求、公西赤。

    音毕,侍坐的四人也一同吟诵道: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这首《淇奥》是卫国士大夫用来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以竹喻人。孔子赞无恤,无恤又赞孔子,四位弟子则同赞赵无恤和孔子,一片其乐融融。

    看着四个年纪、性情各不相同的弟子,孔子唇角露出了一丝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