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鼓励消费 (第2/6页)
谈这俗事。孤虽为国君,却也不好去干涉,子泰还是去找司城罢。” 赵无恤心里暗道子贡打听的不差。这曹君果然收了齐、郑商人的贿赂,便笑道:“若是外臣说,此事关系到曹国的府库充盈;事关秋猎冬狩时的车骑数量;事关弓矢之强,狄犬之速。烹饪嘉柔之美。曹伯还不关心么?” 曹伯阳十分不解:“子泰这是何意,可否细说?” 无恤却一笑之后,让身后站立的子贡作答。 子贡恭敬地行礼道:“曹伯,赐两月前经过戎关时,注意到曹国关税只有百分之二。而游览陶市时,又见市肆遍布,商贾云集,胜过新绛、濮阳、临淄。但市掾官收取的市税却极少,仅有百分之五。相比晋、宋、卫各收十分之一的关市之税,简直是仁义之至。难怪商贾们对曹伯交相称赞,也乐意到陶邑来货殖,只是不知道,市税收入府库后,还能剩余多少?” “这……” 子贡这番话看似吹捧,却直接点到了曹伯的要害处。 他偏头看着被朝阳染红的济水,记起自己的父亲病危时,曾拉着他在这里数木舟的往来数量。 曹靖公的遗言犹在耳旁:“阳,只要济水有商贾的船只航行,曹国的府库就不会空虚!” 虽然管夷吾曾主张:“关讥而不征,市廛而不税。”但各国诸侯卿大夫很难忍住对过境的肥羊下手,在之后的百余年里纷纷增加了关税市税,若不是碍于那些商贾个个都有攀附的背景,早就直接派兵劫掠了。 但曹国历代国君虽然不堪,却一直死守着一条规矩世代不变:关税市税一定要比邻国低,后世子孙不得妄自增加。 因为四渎之间,能作为“天下之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