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364章 渔翁得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渔翁得利 (第4/6页)

边坐在蒲席上,孔丘及其门徒为右,少正卯及其弟子为左,鲁侯及三桓居中仲裁。

    “小宗伯,少正大夫,二位可以开始了。”

    随着国君一声令下,辩论正式开始,席间孔丘和少正卯,还有他们手下的弟子都唇枪舌剑,列出自己的理由,或坚持鲁昭公之陵墓必须改制,或坚持绝不能改!

    仿佛鲁国未来的存亡兴衰只系于一个流亡君主的孤坟位置一般……

    场面几度跌宕起伏,期间,孔子劝季孙斯道:“大司徒,令尊以此羞辱国君却彰显了自己的罪行,这是破坏礼制的行为。现在把陵墓合到一起,可以掩盖令尊不守臣道的罪名。”

    但少正卯则用孔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反驳:“仲尼曾言,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按照这个道理,大司徒不是应该为先执政平子隐么?”

    对面的闵子骞立刻抢过话头:“既然少正认为这是隐。是否意味着承认当年平子为了一己私欲做错了?有过则改,方为君子。”

    颜回也优雅地劝慰道:“正是,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于是少正卯的一帮弟子又起身反驳,局面十分剧烈。让鲁侯、三桓眼花缭乱。

    到了后面,两边开始吵得烦躁起来,就将矛头转向了人身攻击。

    少正卯的弟子攻击孔子这次更改昭公墓的建议,其实是儒者主持丧事玩上瘾了,玩庶民、士大夫家的还嫌不够。就想插足国君的,以博取虚名。说着说着,连当年孔子移坟葬母的黑历史也翻了出来,质问此举的合礼性,乃至于孔子本人“野合”而出的身份该不该算一个士。

    孔子的弟子们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