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_第182章 董安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董安于(下) (第3/4页)

格了吧,放眼整个赵氏十余县,甚至整个晋国,也没有对道路来往行人这样严密的。”

    董安于却不同意这种看法。

    “此言差矣,你还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去往上邑做邑守的事情么?”

    当时董安于曾担任赵氏的采邑上地的邑守,赴任途中经过山区,看见一道深涧,两边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险峻无比。

    他就扶着车栏,用自己独有的风格,询问当地人道:“这条涧有人下去过吗?”

    “没有。”

    “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痴聋狂悖的人下去过么?”

    “也没有”。

    “有没有牛马犬彘下去过呢?”

    当地人被问乐了,笑道:“大夫,这个真没有。”

    董安于事后喟然叹息道:“我知道怎样去治理上邑了。如果我执法严厉,犯了法就象掉进这道山涧一样必死无疑,那样的话,就再没人敢于犯法了,怎么可能治理不好?”

    此刻,他对家吏教训道:“庶君子无恤,用的也是这严刑峻法的思路,若是赵氏每个县的地方都能像成乡一样有序,每个长吏都能像那斗食亭长一般恪守职责,何愁赵氏不兴?”

    家吏被训得唯唯应诺,董安于则捋着胡须想道,这庶君子,难不成和自己一样,都是子产之政的信奉者和推行者?

    现如今,晋政多门,六卿擅权,国将不国。董安于是意识到乱世将至的第一批人,他建议赵鞅经营北方重镇晋阳,把那里建设成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堡垒,正是此意!

    而乱世,当用重典!

    子产死前曾言:唯有德者,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